1月20日,湖南日報發表題為《湖湘精神與高速擔當——湖南高速建成通車突破5000公里啟示錄》長篇通訊,圖文並茂地介紹了湖南高速人近年來在幾屆省委、省政府的領導下,忠誠擔當,敢為人先,用目前高速通車5084公里、位列全國第5,在建和通車裡程達6577公里、躋身全國高速公路大省行列的驕人業績,托起了三湘兒女富民強省新夢想,讀後讓人倍加振奮。(1月20日《湖南日報》)
  作為一個地道的湖南人,這幾年對發生在轄內的高速公路“蝶變”可說是感同身受。早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發生時,湖南省委、省政府就順應潮流時勢,反映民眾心聲,吹響了“要想富,修公路;想快富,修高速”的集結號,在3年時間內開工建設45條4064公里高速公路。自那以來,湖南“富民強省”的鼓點亦在“湖南高速”的助推下越擂越鏗鏘,越擂越激越,開啟了湖南嶄新的發展模式。
  湖南高速公路的大發展、大突破、大跨越,凝聚著幾屆湖南省委省政府搶抓機遇、高瞻遠矚、後發趕超、化“危”為“機”、接力打拼的政治智慧與超凡膽識,體現了湖南高速管理團隊的大膽探索和科技創新,凝結著廣大建設者們的辛勤汗水。過去幾年,湖南高速人拿出了“5+2”、“白+黑”、“晴+雨”、“好+快”的精氣神,逢山開路,遇水架橋,負重前進,用“速度”托起了富民強省新夢想。
  數字是枯燥的,卻是最有說服力的。“十一五”期間至“十二五”前三年,高速公路的“湖南模式”舉世矚目,在建和通車裡程排位在全國迅即靠前,由此催生出了“一小時經濟圈”(長、株、潭)、“二小時經濟圈”(岳、婁、益)、“三小時經濟圈”(衡、邵、常、張)、“四小時經濟圈”(郴、永、懷、吉),成為拉動湖南內需、推進“四化兩型”建設、提升湖南綜合實力最顯著的標誌。
  一位經濟學家說得好:交通網就是一張經濟網,織多大的交通網,就能給經濟發展提供多大的腹地。對三湘父老而言,沒有哪項基礎設施建設像高速公路的修建與沿線開發一樣,能與他們的生活休戚相關,能成就他們的致富夢想。眼下,湖南不僅提前實現了“縣縣通高速”的目標,還打通了25個出省通道中的21個,被稱作黃金通衢的高速公路,成了湖南富民強省大業的“助推器”和“加速器”。
  此說並非空穴來風。這些年來,每建成一條高速公路,都會在公路兩旁形成新的產業帶和經濟園區,引來合資企業、民營企業“伴路而生”,帶動傳統產業改造、經濟結構優化和整個工業提檔升級。籍此,大批世代僻居深山中的農民向非農業領域轉移,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湖南的城鎮體系格局,也帶動了周邊經濟乃至全省經濟的發展,特別是助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人民群眾走上致富道路效果明顯。
  風雨多經志彌堅,關山初度路猶長。5000公里湖湘高速鋪就了一條條黃金通道,讓百姓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寬,錢包越來越鼓。我們欣然,湖南高速對經濟拉動的“乘數效應”還在不斷放大,助推湖南崛起中部,走向世界。我們相信,在繼續前行的路上,成績,只是新的起點;榮譽,預示著新的責任。我們期待,“敢為人先”的湖南人,必會再度憑藉天時、地利、人和三元素的共同作用,蓄勢待發,用自己的激情與智慧,讓四通八達的高速,托舉起三湘兒女富民強省新夢想。
  文/高福生  (原標題:5000公里湖湘高速托起富民強省新夢想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v68qvhx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