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中東歐訪問的李克強總理連續工作近20個小時,與七個國家領導人會見,成果豐碩,其中鐵路合作最為搶眼。中塞匈三國總理25日宣佈,合作建設連接貝爾格萊德和佈達佩斯的匈塞鐵路。羅馬尼亞正商討引進中國高鐵技術。此前李克強出訪泰國達成中泰高鐵合作意向。總理的親自“推銷”,成為中國高鐵走出去關鍵性的“臨門一腳”。
  中東歐基礎設施比較落後,發展願望迫切需要突破口,引進中國價廉質優的先進鐵路系統,實現跨越式發展,這對各方都非常划算。但真正落實這項合作,就遠不是理論上那麼簡單,如果沒有領導人一錘定音的強大推力,其操作過程中多如牛毛的現實矛盾和阻礙,很可能將這筆生意攪黃。在國際貿易中,這樣的先例並不少。
  “領導人推銷員”在西方國家一直頗為流行,過去中國領導人做得相對不多,一個重要原因是,中國製造業能拿得出手的實在不多。如今中國製造業產值已占全球20%左右,高技術產品出口額世界第一,其中有不少成套大項目具備了國際競爭力。中國領導人順勢而為,做了一個與時俱進的外交調整。很顯然,效果是立竿見影的。
  中國追求和平發展,國家崛起主要是通過商業競爭的方式,而非戰場拼殺的方式實現,這離不開對國際市場的持續開拓。自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外交就樹立了為“發展”服務的理念。每一代領導人都有不同的使命。比如鄧小平任中國領導人時期出訪不多,但接待了大量國外企業家,推動了國家對外開放、招商引資。
  李克強總理選擇高鐵,作為“中國製造”向海外推銷的一張國家名片,這並不是偶然。全世界都知道,中國高鐵所承載的期望、質疑、痛苦、心酸等等,比其他任何“中國製造”都厚重。往大了說,它有點像中國發展的縮影:速度驚人,儘管其間遭遇重大挫折,但在世界和國人自己的複雜評說和強大壓力下負重前行,最終實現飛躍,贏得世界認可。
  能花錢買你的設備和技術,就是海外對中國高鐵最高、最真實的認可。“7·23”事故剛過去兩年多,中國高鐵的國內運營總長度上萬公里,居世界第一位。國外市場前景相當明朗,這超出了國內外輿論當初最樂觀的預期。
  “成功者是不受指責的!” “7·23”之後,中國高鐵只有靠扎實過硬的發展成績,才能避免被口水淹死,才能有出頭之日,才能將昔日的口水凝固成自己成長的年輪。中國的整體發展也是一樣,只有等到中華民族真正復興的那一天,對中國道路的懷疑、譏諷和否定才會大範圍消失,世界將主動給中國以歡呼和掌聲。
  可以預見,海外今天對中國高鐵的認可,很大部分將“出口轉內銷”化成國內對中國高鐵的更多自信。而中國自信心總是需要在境外繞一圈才能建立。這本身是否也是中國社會不成熟、不自信的表現,對此我們需要反思。
  說總理的推銷是“臨門一腳”,是因為這之前還需要球隊整體的配合,需要其他隊友的盤帶、過人、助攻,“臨門一腳”得分既是前鋒個人的能力,更是球隊整體實力的體現。▲
(編輯:SN090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v68qvhx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